古田县鹤塘镇:菌粮巧轮转 沃野焕新机
盛夏时节,古田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的县鹤新机田野跃动着丰收的脉搏。清晨六点,塘镇天光微亮,菌粮村民们已跨着竹篓穿梭在菌垄间,巧轮指尖轻捻,转沃一朵朵洁白的野焕竹荪被收入篓中。在2024年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的古田“菌粮轮作”试种成功后,鹤塘镇今年大力推广这“一地双收”的县鹤新机种植模式,让有限的塘镇土地释放出更大的综合效益。

在镇区东北角,菌粮东际村的巧轮种植基地已率先迎来竹荪采摘季。采摘工作预计持续至10月初,转沃每日清晨六点至十点半是野焕竹荪品质最佳的采摘时段。据了解,古田在采摘旺季,基地每天需要六七十名工人,时薪12元,熟练工一个早上可以采摘约3斤干竹荪。“今年竹荪干品亩产量有望突破150斤,每斤收益约70-120元。”该村党员陈坡对丰收前景充满信心。




距离东际村9公里的南阳村种植基地,同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该村党支部副书记彭冬眉介绍,今年竹荪种植面积为25亩,预计亩产干竹荪约120斤。“我们今年还安装了水带进行灌溉,节约了不少人力成本。”彭冬眉补充道。目前,干竹荪市场价为每斤90元左右,经济效益可观。谈及后续轮作计划,她表示:“等竹荪采收结束后,这块地我们可能接着种油菜或者玉米,具体种什么更合适,还要听听专家的建议再定。”

因地制宜,科技赋能。在种植地相对干旱的上井边村,“菌粮轮作”模式更是融入了科技元素。基地采用了自动喷淋技术,精准保障竹荪生长所需水分,有效应对了当地土壤环境的挑战。
据了解,得益于去年试种的成功经验,鹤塘镇今年竹荪总种植面积激增至150亩,是去年的5倍。种植版图也从最初的南阳、东际2个试点村,迅速扩展至上井边、灵龟、双洋等8个村,吸引了更多农户参与其中。这串跃升的数字,是土地潜能被科学激发的有力证明。
模式走向成熟,振兴步履坚实。“菌粮轮作”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,一季收获的高价值竹荪,为农民开辟了增收新路;下一季无缝衔接的粮食作物种植,稳稳端牢了“中国饭碗”。科技的加持,更让这套模式在鹤塘镇多样的土地上扎下深根,为乡村振兴注入愈发强劲的动能。(余灿榕 郑虹彤)
(责任编辑:休闲)
- 马刺全队总助攻数走低 找回团队篮球是赢球关键
- 聊聊旱作农业对葡萄酒的影响
- 类似「黑曜石」的视觉效果 这款新配色Nike Dunk已经登场
- 央视《星光大道》首次在厦海选 23名选手晋级省赛
- 日本关西机场推出日本首款氢动力旅游巴士
- 簡立峰:企業AI轉型,怎麼做員工訓練?|天下雜誌
- 泉州市慈善总会荣获“全国先进社会组织”称号
- 泉州晋江大桥104根斜拉索将穿“保护衣”
- 天气闷热会影响自来水吗?记者实探北京第九水厂:从源头到龙头监测 水质优于国标
- 厦门翔安新区产业发展价值知名企业家对话会召开
- 台積電ADR反彈5%|美超微財報後震盪依然妖|天下雜誌
- 百万玩家偏好调查:超70%玩家更喜欢单人游戏!
- 143个术语实现“视觉化表达”,《绿茶 术语》国际标准修订发布
- 泉州70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技改项目
